行業新聞
石雕的技法(一):圓雕、浮雕、透雕、薄意
石雕技法1、圓雕:
??圓雕一般我們又稱作立體雕,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應用的表現,它要求雕刻者從對物體的六個面全方位的進行雕刻。它是石雕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技法。
??圓雕一般都先從正面構圖為主,然后進行“開雕”雕刻。與此同時對作品的各個角度和方位進行統一和諧的構思,只有這樣,圓雕作品才經得起觀賞者全方位的“透視”。
??因此圓雕對石材的選擇要求比較嚴格,從長寬到厚薄都必須具備與實物相適當的比例,然后雕師們才按比例“打坯”?!按蚺鳌笔菆A雕中的第一道程序,也是一個重要環節,特別是大型的圓雕作品,還需要先在泥土上“打坯”,待修訂守“泥稿”后,再正式在石材上“打坯”?!按蚺鳌钡哪康氖谴_保雕品的各個部件都能條例嚴格的比例要求,然后再動刀雕刻出生動傳神的作品。
??隨著時間的推移,石雕的題材不斷拓寬,石雕技法也不斷豐富發展,在圓雕技法的基礎上,出現鏤雕、鏈雕。在表現內容上,也由獨立的個體發展到人物、動物和山水等相結合的大型群雕,這就使得圓雕從技法到作品內容都更加豐富和完善。同一件圓雕作品,往往是圓雕、鏤雕、鏈雕等多種技法融會貫通。
??石雕技法2、浮雕與透雕
??浮雕是在石料上面雕刻,使物像凸起的雕刻技法。它與圓雕最大的區別是,浮雕只從前方位表現物像的“半立體感”,后方位或貼在石料上,或根據石料層情況簡略雕刻。要凸起物像,自然要鏟去非物像的部分,如果鏟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淺,那凸起的物像就也淺,這樣的雕作就稱為淺浮雕,反之則稱為高浮雕。高浮雕比較接近圓雕。
??浮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是繼圓雕之后出現的一種裝飾性的雕刻技法,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,如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佛龕的石楣上的浮雕、陜西西安唐太宗昭陵六駿浮雕等。?
??壽山石的浮雕始于明、清時期壽山石硯四雕和印章方柱的四面,雖然因為材料的緣故,在體積上和中國歷代的浮雕作品相比,懸殊很大,但是中國傳統的浮雕藝術對壽山石的薄意、透雕就是借鑒中國古代寺院、宮殿、亭臺樓閣、小橋、村舍等裝飾雕刻以及摩崖石刻、磚雕、木雕等技法發展而來的。
??浮雕的選材十分講究石料的色階分明和石面寬大平整,因此最好選擇色層分明薄形石料,利用外層石色雕刻景物,以里層石色作為襯底,形成自然套色。有兩層色階者,可以利用上層石色進行雕刻,下層作為襯底,或在襯底上刻薄意,猶如浮雕與璧畫交相輝映。色階有多層次的,可以用來雕刻高浮雕作品,這樣,藝效果就更加理想。